L’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馬丁·里斯勳爵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來回答費米悖論,該悖論質疑儘管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很高,但我們卻沒有與其接觸。根據他的說法,人類將逐漸被人工智能(AI)取代,以至於我們這類有機生物在宇宙規模上可能被視為微不足道。最先進的生命形式將會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現,可能是配備有AI的機器。
人工智能相對於人類的日益優越
今天,我們已經在多個領域目睹了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慧的現象。對這種能力的監管和控制的嘗試在各地湧現,同時也有一些人警告這些技術所帶來的危險。然而,根據馬丁·里斯的說法,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限制我們大腦的界限並不適用於人工智能,它們擁有幾乎無限的潛力。
人類中心的外星生命探索方法
到目前為止,我們傾向於在宇宙中尋找與我們相似的生命形式,想象它們基於與我們所知的生物學相近的基礎。然而,這種人類中心的方法可能會阻礙我們識別其他類型的智慧,這些智慧可能基於技術而非有機生物。
人類是否不可避免地會被機器取代?
考慮到這些因素,里斯教授認為認真考慮人類物種被更先進且更少依賴環境約束的人工智能形式逐步取代的可能性是合情合理的。這一過程將完美融入達爾文進化的延續,導致我們的物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非有機智慧。
人類在人工智能面前的過渡狀態
正如里斯勳爵所想,將這一觀點推向極致,機器的不可避免主宰使我們成為過渡性的存在,迅速被這些新智慧所取代,淪為進化歷史中的一個簡單記憶。我們目前的人的狀態甚至可能被這些未來的智慧所遺忘,因為它們對其有機的過去幾乎沒有理由關注。
這一未來觀的正面訊息
雖然這一想法可能對我們的自尊心來說看起來有些沮喪,但它卻傳遞了一個對智慧在宇宙中生存的樂觀訊息。如果人類必須為更高效且更適應外星條件的機器所取代,這也意味著創新精神和進步將繼續主導我們的星系,超越我們僅僅作為有機生命的存在。
必要的視角
顯然,我們仍然只是在這些思考的開始,並且對於人工智能在我們的生活及可能的外星文明上造成的影響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然而,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心態,考慮不同的可能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並為眼前即將到來的未來作好準備。
根據馬丁·里斯勳爵的說法,前皇家天文學家和前皇家學會會長,人體物種很有可能被高度進化的人工智能所取代,這些人工智能能夠擺脫制約我們當前存在的種種限制。我們不應該對這一前景心懷消極,而應意識到這一新時代所帶來的機會和挑戰,以更好地調整我們的外星探索,同時今天就開始想象我門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