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AI2050 課程的得獎者
五位來自MIT的教職員,以及兩位校友,最近被表彰為2024年Schmidt Futures AI2050 獎學金得主。這一宣布由Schmidt Futures每年發佈,突顯了Eric和Wendy Schmidt在促進科學創新方面的慈善承諾。
AI2050的目標與基礎
由Eric Schmidt和James Manyika設計並共同主持的AI2050旨在解決人工智能中的複雜問題。獲獎研究人員探索該倡議的核心問題:“到2050年,人工智能被證明對社會極其有益。發生了什麼?我們解決了哪些主要問題,實現了哪些機會?”
MIT的獲獎者:創新項目
David Autor
David Autor,MIT的經濟學教授及未來工作塑造計劃主任,被任命為資深獎學金得主。他的AI2050項目利用實時數據對人工智能的採用進行分析,澄清新工具與人類能力在就業和收入方面的互動。
Sara Beery
Sara Beery,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的助理教授,獲得了早期職業獎學金。她專注於為全球環境監測開發計算機視覺方法,應對數據質量和細類別的挑戰。
Gabriele Farina
Gabriele Farina,同樣是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的助理教授,獲選為早期職業獎學金得主。他的工作涉及序列決策的優化,並在博弈論及機器學習中應用。
Marzyeh Ghassemi
Marzyeh Ghassemi,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的副教授和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的成員,也被選為獎學金得主。她的研究集中於開發堅固且公平的AI模型,適用於健康環境。她獲得了多個榮譽,包括成為MIT科技評論的35位35歲以下創新者之一。
Yoon Kim
Yoon Kim,也是一位助理教授,最近被選中。她的專長在於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特別是在訓練大型模型的效率方面。
傑出校友
MIT的校友Roger Grosse,多倫多大學的副教授,以及David Rolnick,Mila-Quebec AI Institute的助理教授,分別作為資深和早期職業獎學金得主被接納。
關於2024年Schmidt Futures AI2050獎學金得主MIT成員的常見問題
成為Schmidt Futures AI2050獎學金得主的選拔標準是什麼?
參加AI2050計劃的候選人必須展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顯著專業知識,並提出研究以解決關於AI對社會有益影響的基本問題。
2024年MIT獎學金得主的研究領域有哪些?
獲選的獎學金得主正從事多個領域的研究,包括勞動經濟學、環境計算機視覺方法、人工智能中的序列決策,以及應用於健康領域的機器學習。
2024年共有多少AI2050獎學金得主被選中?
五位MIT教職員和兩位校友被選中成為2024年AI2050獎學金的成員。
AI2050倡議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AI2050旨在解決人工智能中的複雜問題,探討為確保到2050年人工智能對社會有益,需要達成什麼目標。
Schmidt Futures AI2050獎學金計劃的持續時間是多長?
該計劃通常持續數年,並為獎學金得主的研究項目提供持續支持。
2024年哪些MIT成員被榮譽為AI2050獎學金得主?
2024年被指定為AI2050獎學金得主的MIT成員包括David Autor、Sara Beery、Gabriele Farina、Marzyeh Ghassemi和Yoon Kim,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有獨特的貢獻。
這些獎學金得主對人工智能的具體貢獻有哪些?
貢獻各不相同,包括研究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創建環境監控模型、為人工智能中的戰略決策進行優化,以及將機器學習方法應用於健康領域。
AI2050獎學金得主如何與其他研究員合作?
獎學金得主通常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合作,部署他們的方法並分享他們的知識,以增加他們研究的影響。
獎學金得主從這一經歷中可以獲得哪些收益?
AI2050獎學金得主受益於財政支持、卓越的導師、網絡機會和測試及實施其創新想法的平台。